園林植物造景設計配置-海南悅民 二維碼
210
在園林綠地中,植物造景設計就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竹類及花卉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或經修剪后構成圖案的人工美,配植成—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 要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首先要有豐富的植物知識,掌握園林植物的特點、習性,并能巧妙應用。 1)植物造景設計的形式 園林植物的多姿多彩給我們造景提供了條件。利用植物材料可以創造富有生命活力的園林景觀。世界上沒有任何物體可以像植物這樣生機勃勃、千變萬化。 運用植物的時空特性在園林中形成富有四季變化的景觀,使人們游覽時能看到“春天繁花盛開,夏季綠樹成蔭,秋季紅果累累,冬季枝干蒼勁”的四時景象.由此產生的“春暖花開、綠滿枝頭”“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特定景觀。如在水岸邊種植桃樹、垂柳、當春天來時、一片桃紅柳綠的江南水鄉春景;北京香山紅葉秋季時的火紅景色等真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園林中植物造景設計的形式有規則式和自然式。規則式的植物景觀具有莊嚴、肅穆的氣氛.也有整潔、雄偉、壯觀氣勢,例如在廣場上種植整齊一致的高大喬木;又如在大草坪上種植華麗的觀花或觀葉植物,組成大型的圖案、會給人壯觀的感覺。自然式的植物景觀,模擬自然界植物生長的景觀,體現植物的自然個體美及群體美而進行配植所得的景。自然式的植物景觀體現出寧靜、深邃、活潑的氣氛。 園林植物獨特的形態、色彩、風韻等決定其形成的景觀將豐富多彩、特色鮮明。運用植物配置的各種方式來造景可以形成千姿百態的各種景點。如在開闊的空間中栽植美麗的單株樹或叢植幾株高聳的大樹構成觀賞中心;在起伏變化的地形里把植物配置成一個整體,構成樹林;利用色彩擯紛的草本花卉按一定的構圖方式配植成花壇,布置在廣場中心、大門口、建筑前等比較顯著的位置上,獲得較好的觀賞效果。 2)園林植物的意境創作 中國傳統園林造園講究意境的創作,賦予情意境界,寓情于景、寓意于景,情景交融,聯想生意。借助植物抒發情懷。例如以松柏來比擬堅貞不屈、萬古長青的氣概;竹象征虛心有節、清高雅潔的風尚;梅比喻不畏嚴寒,純潔堅貞的品質;蘭象征居靜而芳、高風脫俗的情操;荷花象征廉潔樸素、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利用人們公認的植物象征的特點,創造出有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來。 完美的植物景觀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與藝術性兩方面的高度統一,即既滿足植物與環境在生態適應性上的統一,又要通過藝術構圖原理,體現出植物個體及群體的形式美及人們在觀賞時所產生的意境美。 3)植物造景設計中的美學原理 在植物造景設計設計中,植物配置同樣要遵循繪畫藝術和造園藝術的基本原理。即多樣與統一、對比與調和、節奏與韻律、均衡與穩定。 (1)多樣與統一 植物景觀設計時,樹形、色彩、線條、質地及尺寸等都要有一定的差異和變化,產生多樣性,但它們之間還應保持相似性,達到和諧統一。行道樹綠帶是最具統一感的: 等距種植同種同齡喬木或喬灌木間種。又如同種不同樹齡的植物配置成單純林,或在以綠色為基調的植物配置時,選用深淺不一的綠色葉子植物搭配在一起、就能既統一又變化。 (2)對比與調和 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時,要注意互相聯系與配合,體現調和原理,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但單有調和會單調,只有加入對比,才使景觀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如在植物造景設計上,綠色的喬木和灌木、圓錐形樹冠與傘形樹冠的搭配,有明顯的對比,它們本身又是協調的;體量大小的顯著差異可以產生對比。如蒲葵與棕竹風的配合.它們同是掌狀葉,但高度差異很大。色彩明顯差異的植物組合更能引人注目,突出主體。常利用“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對比手法來進行植物造景設計,如在池岸邊種桃植柳,春天來臨時,一片桃紅柳綠、紅綠兩色產生了強烈的對比,給人深刻的印象。 另外,運用高聳的喬木和低矮的綠籬配植會產生高低、方向等的鮮明對比;植物有疏有密的種植會產生明暗虛實、開合等的對比。在這些對比中,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就能協調起來。在植物造景設計設計時,如果我們只考慮對比而忽視調和,創造的景觀就會適得其反,不是美,而是丑。例如一些城市道路分隔帶上,用美人蕉和九里香配植、給人感覺很零亂。 (3)節奏與韻律 在植物組景中,植物配植有規律地重復,又在重復中發生變化,就出現了韻律與節奏。植物配植的韻律節奏方式很多,如等距種植黃葛樹或黃葛樹與含笑間種作為行道樹.前者形成簡單韻律、后者形成交替韻律;不同植物高低錯落配置形成起伏曲折韻律;在形狀相同的花壇中種植不同的觀葉植物而形成的擬態韻律等。 在運用韻律節奏來配置植物時,可單獨采用某種方式,也可幾種方式用于同一布置中,關鍵要看功能和造景的需要。 (4)均衡與穩定 自然界靜止的物體都要遵循力學原則,以平衡的狀態存在。當用植物配置形成景觀時,構圖要考慮均衡,才能使景物顯得穩定。最簡單的方法是規則式種植植物,如在軸線兩側等距離位置上各種植一株大小相同的小葉羅漢松或南洋杉。在自然式種植時、為了達到均衡穩定,體量大的,數量應少;體量小的,則數量多些,配置在一起時,才能穩定。如在園路兩旁,一側種一株大花紫薇,另一側種成叢的花灌木。 在植物造景設計時,要充分發揮植物獨特的觀賞價值.做到植物快生和慢生、常綠和落葉、喬木和灌木的結合以及各花木的物候期的合理搭配,使之季相變化有著連續性。配置時,還要主次分明,疏密有致,實現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詩句所述:“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后仍須次第栽,我愿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開花”的景觀,做到月月有花賞,季季有景觀,花開花落,此起被伏,構成一幅幅富有詩情畫意的圖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