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與地被的設計原則 二維碼
373
草坪可分為單純草坪、混合草坪;綴花草坪三種。單純草坪是由一種草坪植物組成;混合草坪由兩種以上草坪植物與地被植物組成;綴花草坪是在草坪上自然疏落地點綴低矮開花草花。草坪地被綠化形式是由總體規劃決定的,也多以混合式出 現,常見的大型廣場也會以規則式布局,但大型的純草坪越來越少,多數會有綠化植被點綴或與地被混栽,如疏林草地則是自然式,也有自然式花境,有時會出現規則式綴花圖案。 植物配置要適應或符合園林綜合功能的要求,即進行園林種植設計時,首先要考慮該園林綠地的性質和主要功能,應有針對性地進行植物配置。例如,幼兒園的綠化與工廠的綠化就有明顯的不同,幼兒園不適宜栽植飛絮及帶刺的植物,工廠要考慮選用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如果在湖岸溪旁,可配置淺根性植物和水生植物,休閑娛樂區要考慮大樹的遮蔭效果。這些都是與其綠地性質和服務功能相適應的。 2.藝術性原則 園林綠化不單純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它要求專業人員不僅懂得按照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進行植物配置,也要懂得利用植物進行造景的藝術。因此,在進行植物配置時,還要滿足景觀藝術的要求,從美學角度操作,盡量達到良好的園林藝術效果。 (1)協調的藝術布局 配置植物要從總體著眼,不同形式的園林應采用不同形式的配置,規則式園林植物配置多采用對植、行植、列植,而自然式園林中則采用不對稱的自然式配置。因此,要根據局部環境在整體布局中的要求,采用不同種植形式。另外,在配置過程中,平面上的疏密,豎向上的高低錯落,輪廓線的連續與 完整,同樣也是要注意的。要重視植物的景觀層次、遠近的觀賞效果,遠觀整體,近賞單株樹形、花、果實、枝葉等。 (2)豐富的季相變化 所謂季相,是植物在不同季節表現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中,葉、花、果的形狀和色彩隨季節而變化。開花時、結果時或葉色轉變時,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園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盡量達到季季有景,景色各異,表現出園林景觀中植物特有的藝術效果。如春季山花爛漫, 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碩果滿園,冬季梅花綻放等。即使以某一季節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該點綴其他季節的植物,使景觀連續不斷,否則觀賞季節過后景色極為單調。為了避免季相不明顯時期的景觀枯澀現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樹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綠樹和草本花卉等方法來延長觀賞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