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邊坡綠化一定要重視這兩個要點-海南悅民綠化 二維碼
63
海南悅民邊坡綠化是海南地區一家專業的邊坡綠化生態修復公司。我們在做綠化生物護坡生態修復設計方案時,一定要重點注意這兩個要點,只有掌握了這兩個技術要點,邊坡綠化護坡才能修復成功。 1.生態限制因子 生態因子是指環境中對植物生長、分布發生影響的環境要素,包括溫度、濕度、植物營養、水分、光照、CO2含量、生長基質等。在諸多生態因子中,對植物生長作用和影響不是一樣的,生態因子對植物的影響還具有階段性。在植物生長階段對生長起關控作用的生態因子為主導因子。如果缺少會嚴重限制和影響植物生長發育,這類生態因子被稱為生態限制因子。 對于裸露坡面而言,缺水、少肥、少土、水熱安全性差是主要的生態限制因子,主要技術任務之一就是通過建設被面植被恢復的綜合技術措施來克服生態限制因子對于植物生長的限制。下圖為深圳某坡面持水量與坡度的關系,可見對于陡坡坡面存水量遠遠小于平地。因此坡面干旱是經常發生的。
2.生態位 生態位是指生態系統中各種生態因子有明顯的梯度變化,某種生物占據、利用或適應這種變化的梯度的一部分。作為耗散結構的生態系統,要想充分發揮其效益,應該重視其結構的設計,充分利用生物間的互利、互補關系,盡量減少生物間的相克、相斥關系及在營養上的相爭,要盡量減輕生物種群的引入對原來有序結構的破壞或擾動。在系統的設計、調控中,合理應用生態位原理可以構成一個具有多樣他的種群而高效的生態系統。在特定的生態區域內,自然資源是相對恒定的,如何通過生物種群匹配利用其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使有限資源合理科用,增加轉化固定效率,減少資源浪費,是提高復合生態系統效益的關鍵。理想的生態位結構應具有以下特征。 (1)物種結構能充分發揮物種間的互補效應,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資源,在同等物質和能量輸入的情況下生產出最多的物質和多樣性的產品,提高土壤肥力和促進植被恢復。 (2)系統各組分在空間上合理的搭配,并且各組分的層次和密度能夠使空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3)根據生物生長發育和生態因子的周期性,對系統內的物種合理進行排序設計,使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使系統的效益持續、穩定、高效的發揮。 在這些方面人們有意或無意地都在運用物種共生、互利、互補的原理,在邊坡生態治理中正確合理地運用生態位原理有利于構建穩定的生態系統。在邊披生物護坡中提倡的喬木、灌、草、藤苗木立體配置,就是考慮了喬、灌、草、藤植物的不同地上和地下布局特點,盡可能利用不同層次空間的生態位,使水、肥、光、熱等資源較充分利用,建立穩定的植被生態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