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結構_海南竹子批發 二維碼
608
竹子的地上部分 (1)竹稈 稈是竹類植物最重要的部分,從上而下分為稈莖、稈基、稈柄3個部分(圖1—2)。 稈莖 為竹稈的地上部分,具有明顯的節和節間,節間中空。節具二環.下為籜環,是稈籜脫落后留下的環痕;上為稈環,是居間分生組織停止生長后留下的環痕,常隆起成脊;二環之間的部分稱為節內,其中具一木質橫隔稱節隔,其 外著生芽或枝。不同竹種之間其節和節內及節間的形狀和長度等常有顯著區別。竹類植物節間的形狀和長度變化較大,一般為圓筒形,呈綠色.但有的略呈方形,有的呈龜甲狀。有的為紫黑色,有的為黃色或具條紋。沙羅竹節間較長,有70—80cm,長100cm以上。 稈基 為稈莖的下部,通常位于地下,且常較稈莖粗,由數節至數十節組成,其節間極度短縮粗狀,節上長芽(稱芽眼)、生根,有的竹種稈基上的芽可直接萌 筍成竹,有的只能先形成細長的地下莖,稱竹鞭,再由竹鞭上的側芽萌筍成竹。稈基上長有密集的須根。 稈柄 為稈基基部逐漸變細,且無芽、無根的部分,與竹鞭或母竹相連。一般由十余節構成,長度幾厘米至十幾厘米,有的種類稈柄可延長達1m以上而成 “假鞭”,如玉山竹屬和泡竹屬就有比較典型的假鞭。 稈的生長習性因竹種而異,一般可分為直立型、斜依型、攀援型和禾草型。 (2)分枝 竹枝由稈莖上的芽發育而成,是附著葉片的器官。竹類分枝類型各異,不同竹種常常具有固定的分枝類型,因此分枝類型成為竹類識別和分類的重要依據之一。一般將其分為4種類型(圖1—3): 一枝型 每節1分枝,有時上部幾節可具3分枝或3分枝以上。 =枝型 每節具1粗1細的2分枝。 三枝型 每節具粗細相近的3枝,有時竹稈上部各節可成為5—7分枝。 多枝型 每節具多數分枝,分為:無主枝型、1主枝型、3主枝型。 3.竹子的葉和稈籜 竹類植物的葉有營養葉和莖生葉兩種。 (1)營養葉 即正常的葉,著生于末級小枝,由葉片葉舌和葉耳組成。 (2) 莖生葉 即“筍殼”,特稱為籜或稈籜,是一種變態的葉,生于竹稈或主枝的各節,對筍和幼嫩的節間起保護作用。與葉相似,稈算也相應地由籜片、籜鞘、籜舌和籜耳組成,一般無柄。其實在同一竹稈上,稈控的形態是逐漸發生變化的,在竹稈梢部最先端,稈籜幾乎變成了葉。所以用動態的觀點看,籜和葉是相對的。因此,作為竹種分類依據之一的稈籜,必須指明其著生的部位,一般選擇竹段中下部的稈簽作為分類描述的依據(固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