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樹木移植前的放線與挖穴 二維碼
1466
園林綠化樹木的移植程序大致包括定點放線、挖穴、起(掘)苗、包裝,運苗與假植、修剪與移植、栽后養護與現場清理等環節。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園林綠化樹木移植前的放線與挖穴。 一、定點放線 定點放線就是根據設計圖紙在移植現場通過測量定出苗木的移植位置和相應株行距。種植方式分為規則式和自然式。 1、規則式種植的定點放線。這種放線方法比較簡單,可以地面固定設施為準來定點放線,要求做到橫平豎直,整齊美觀。其中行道樹可按道路設計斷面圖和中心線定點放線;道路已鋪成的可依據道牙距離定出行位,再按設計確定株距并標示。為有利于移植行保持筆直,可每隔10株于株距間釘一木樁作為行位控制標記,標記時還注意綠化樹木與鄰近建筑物、人行道邊沿等的適宜水平距離。 2、自然式種植的定點放線。自然式的種植設計多見于公園綠地,如果范圍較小,場內有與設計圖上相符、位置固定的地物(如建筑物等),可用“交會法”定出種植點。即由2個地物或建筑平面邊上的2個點的位置,各到種植點的距離以直線交會來定出種植點。如果在地勢平坦的較大范圍內定點,可用網格法。即按比例繪在設計圖上并在場地上丈量劃出等距之方格。從設計圖上量出種植點到方格縱橫坐標距離,按比例放大到地面,即可定出。對測量基點準確的較大范圍的綠地,可用“平板儀定點”。 3、定點要求。對孤賞樹、列植樹應定出單株種植位置,并標示和釘上木樁,寫明樹種、挖穴規格;對樹叢和自然式片林定點時,依圖按比例先測出其范圍,并標示范圍線圈。其內,除主景樹需精確定點并標明外,其他次要同種樹可用目測定點。 二、挖穴 移植點位置確定后,即可根據樹種根系特點(或土球大?。?、土壤情況來決定挖穴的規格。一般應比規定根幅范圍或土球大,應加寬放大40-100cm,加深20-40cm,這樣能保證所移植苗木根系充分舒展,移植踩實時不會使根系劈裂、卷曲或上翹,造成不舒展而影響綠化樹木生長。挖穴時以規定的穴徑畫圓,沿圓邊向下挖掘,把表土與底土按統一規定分別放置,并不斷修直穴壁達規定深度,使穴保持上口沿與底邊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錐形或鍋底形遇堅實之土和建筑垃圾上應再加大穴徑,并挖松穴底;土質不好的應過篩或全部換土。在黏重上上和建筑道路附近挖穴,可挖成下部略寬大的梯形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