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樹木修剪常見的技術 二維碼
514
很多剛開始入行的園林綠化修剪工人,對于園林綠化修剪的整形技術不是很熟悉,特別是各種專用修剪名詞,不是很理解,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各種在園林綠化修剪中的常見技術。 1、抹芽、除萌。抹芽就是把影響骨干枝生長或多余的芽除去,芽若稍長就是除萌。抹芽和除萌應在芽剛萌動時進行,改善對留存芽的養分供應,增強生長勢,改善樹形。有時,也可將主芽剝除,促使副芽或隱芽萌發,抑制過旺生長。此外,過密腋芽往往形成過密小枝,會使樹冠過于郁閉,對開花不利,及時抹芽可解決這一問題。另外,及時抹芽可減少樹體養分消耗及修剪后造成的傷口疤痕。在大樹主干上生出的萌芽,一般要及時抹去。 2、摘心、折梢或捻梢。在新梢尚未木質化前進行。摘心是把新梢先端摘去;折梢是將新梢先端折傷而不斷;捻梢是把新梢扭曲。其目的是阻礙水分和營養物質傳遞,抑制頂端生長,促進新枝增粗生長,對觀花樹種則有利于中、短花枝的形成和花芽分化,有時新梢生長旺盛,經摘心后可萌發二次枝,必要時可再次摘心。 摘心、折梢或捻梢可促使腋芽萌發,增加分枝,使樹冠茂密,如紅楓、羽毛楓等發芽后留2~4片葉摘心,會使新枝短而密。 在初夏時對龍柏、羅漢松、千頭柏等突出于樹冠的嫩梢,可徒手進行多次摘心,使樹冠緊抱圓滿,若延誤時機在新梢木質化時采用剪刀操作,則會造成剪口處呈枯黃色,有失美觀。 3、摘葉。適度摘葉,可改善通風透光,提高觀賞效果。許多觀葉樹種往往新葉最美,色澤艷麗,如紅楓類在夏末時,將老葉摘去,兩周后發出的新葉更加紅艷;松、蘇鐵、棕櫚類植物,新葉發生后,部分老葉掛枯,要及時剪除或摘除。 4、摘蕾、摘花。牡丹、月季、茶花等開大型花的品種,如果任其各小枝開滿花,往往花朵瘦小,不能體現大花的風采,品種特征表現不明顯,而且植株生長容易衰敗。因此當花蕾膨大時,根據樹木大小、生長狀態,分期分次適時適量摘蕾控花,可促進花芽發育,多開大花,且有利生長。許多觀花樹種如牡丹、月季、茶花和紫薇等,花謝后,枯花常殘存枝上,很不雅觀,影響觀賞,而任其結實,會消耗養分,故要及時摘除枯花。 5、摘果。對于大型觀果樹種,為了提高觀賞價值,可適當摘去過多幼果,使養分集中,促進果實肥大;有的觀花植物,果實觀賞價值不大,但花后卻結果累累徒耗養分,要及時摘去幼果,如紫薇。 6、屈枝、彎枝、縛枝。這是將枝條或新梢施行屈伏或扶立扎縛,起誘引作用。枝梢生長有頂端優勢,如將枝條扶正直立扎縛,可增強生長勢,可誘引替代主下延伸;水平曲伏扎縛有中等抑制作用,而下向屈枝扎縛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常用于調整樹形,替補中心主枝,填補樹冠空缺,調整枝條生長方向。特別是棚架整形時,屈枝、彎枝和縛枝更是常用;在園林景觀配置時,也可將樹木盤扎成各種藝術造型。 7、去蘗。除去植株基部萌發的根乘或鉆木上發生的萌囊,防止損耗養分。 喬木樹種或嫁接繁殖的樹木,基部常有萌蘗或鉆芽萌發,要隨時剪除。灌木類樹種,根部萌蘗除留足更新枝外,也要及時除去,以改善生長、美化樹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