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樹木生長期的整形修剪 二維碼
241
生長期修剪主要目的是調節營養生長,抑制徒長,對園林樹木來說可隨時修整樹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對觀花樹木來說可促進花芽分化。樹木在生長期間,光合作用旺盛,若修剪量過大,會使葉面積減少,影響光合作用進行,營養流失。所以生長期修剪,應以抹芽、摘心、折梢、除蘗、摘葉、剪殘花和疏果等措施為主,必要時輔以剪枝,修剪量不能過大。 1、觀葉景觀樹的生長期修剪。在長江流域一帶,樹木的整個生長期貫穿著春、夏、秋三個季節。春季是樹木生長的初期,對于萌發眾多的新梢嫩枝,應根據樹形和樹勢的需要決定去留。抹芽和摘心均要及時,需在新枝木質化之前進行,宜早不宜遲。及時抹去過密的無用嫩枝,有利于新枝生長充實,減少營養流失。有的樹木在生長期間會多次萌芽抽梢,所以抹芽、摘心也要根據生長情況,多次反復進行,如塔柏、龍柏、懸鈴木以及各類球形樹和綠籬等。 對大部分耐寒性較差的常綠樹種,春季萌芽前后是最適的修剪期,整理樹容,剪去凍傷枝條。 夏季是樹木生長旺盛期,常會有徒長、過旺枝形成,擾亂樹形,根際或主干上也會發生無用萌蘗,都要及時剪去。若發現樹冠內枝條過密,就要剪除,以利通風透光。在整個夏季要多次進行抹芽、摘梢和適當修前,才能保持樹形整齊美觀秋季氣溫漸降,樹木生長趨緩,樹體將進入營養貯藏階段。此時應少修剪以免誘發秋梢生長。秋梢不充實,最易遭受凍害,對樹體不利,尤其是一些耐寒力較差的樹種,更要防止秋梢發生。
2、觀花樹木的生長期修剪。許多在春季開花的花木,如蠟梅、花梅、花桃、海棠和櫻花等,若在休眠期或冬季修剪,會使花枝減少,影響開花數量,可在春季花后進行修剪。對一些多在短枝開花的花木,對其抽生的長枝,適當摘心或剪梢,可促使多抽生短花枝,促進花芽分化,有利于次年多著花。對一些在早春或初夏開花的花灌木,如迎春、金鐘、棣棠、金絲桃和錦帶花等,在花后適當對老枝進行短截或更新,可促使抽生健壯新枝,改善樹形,發揮樹姿特點,為明年開花打下基礎。 對某些花形巨大的花木,如牡丹、八仙花、木繡球、大花月季等,在花凋謝后,要及時剪除殘花枝或短截花枝,以防結實消耗養分,并有利剪口以下枝條生長充實。 花后的修剪要及時,不能拖延,以減少營養損耗,因這些花木在夏秋間產生新的花芽前要有充分的恢復期和營養補充。 對冬季觀莖類落葉樹種,如紅瑞木,可在早春重度修剪,促使萌發新的健壯枝條,以便在冬季落葉后重新發揮觀賞作用。 一些在夏季開花的花木,如月季、紫薇等,在花后應及時剪去殘花枝,促使繼續抽枝開花,從而延長花期。 夏季也是許多觀花樹種花芽分化期。據觀察,花梅、花桃、櫻花、茶花、杜鵑和牡丹等大都在7~8月進行花芽分化,所以在夏季應及時對這類花木進行抹芽或摘心,有利集中養分,促進花芽分化,為明春盛花打好基礎。 在海南地區,梅雨期是許多觀賞植物纖插繁殖期,在這段時期修剪下的枝條,還可利用其作為繁殖材料。 觀賞樹種的修剪,既有時間上的區別,也有對修剪的要求和方法上的不同。 休眠期修剪是以疏剪和短截枝條為主,修剪量可大,一次性修剪即可完成整季作業,對樹木生長起促進作用。 生長期修剪以摘心、抹芽、剪去殘花枝及無用萌蘗為主,修剪量輕,但在整個生長季節要多次進行,對樹木生長起調節作用,是休眠期修剪的補充。 對專業人員來說,了解樹木的生長和開花習性,按照要求,修剪作業可隨時隨地進行。
|